Table Of Content昆 虫 学 报 !"#$%&#’(’)’*+"$,+&+"$,!"#$%&$’())*,+() ():,--.,+( /001)-+-23(43
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"
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遗传
多样性的 分析
!"#$
姜玉锁,,刘文忠,,张春香,,乔利英,,朱文进(,张桂贤,,郭传甲,,!
(,L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,山西太谷 )5)9),;(L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,河北昌黎 )333)))
摘要:利用((对D!MN引物组合对我国4个省市的,,个东方蜜蜂种群和,个西方蜜蜂种群的54个个体基因组
O1D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;根据D!MN分析结果,采用P">"0B&>5L)软件、群体遗传数据分析包(Q<BRC$’ K,L)L-)
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程序(D!MN20SJT,L)),分别计算了54个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各蜜蜂种群的1"<’@遗传距
离、J"’>C7I@遗传距离和成对的固定指数 - ,并构建了各自的SNPUD聚类关系图。结果表明:D!MN标记具有很高
@E
的多态检测效率,适合于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。蜜蜂种间的遗传分化明显,亲缘关系较远。中国
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群体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。SNUPD聚类关系图显示,海南东方蜜蜂由于长期的海岛
隔离,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群,支持了通过形态学认定的海南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。
关键词:东方蜜蜂;西方蜜蜂;生态型;D!MN分析;遗传多样性;中国
中图分类号:V434 文献标识码:D 文章编号:)-+-23(4(3 ())*))(2),--2)4
!"#$ %&%’()*) +, -.&./*0 1*2.3)*/( +, !"#$ %&’()( "%43*0*5) 1*)/3*45/.1 *&
1*,,.3.&/ -.+-3%67*0 %3.%) *& 87*&%
W/D1PX%20%C,,M/S Y">2ZFC>?,,ZQD1P [F%>2\<&>?,,V/D] M<2X<>?,,ZQS Y">2W<>(,ZQD1P P%<2
\<&>,,PS] [F%&>2W<&,,!(,L [C77"?" CG D><;&7 0B<">B" &>I 6"BF>C7C?’,0F&>^< D?$<B%7E%$&7 S><K"$@<E’,
6&<?%,0F&>^< )5)9),,[F<>&;(L O"H&$E;">E CG D><;&7 0B<">B",Q"#"< 1C$;&7 S><K"$@<E’ CG 0B<">B" &>I
6"BF>C7C?’,[F&>?7<,Q"#"< )333)),[F<>&)
!4)/3%0/:6F" ?">"E<B K&$<&E<C> &>I I<GG"$">E<&E<C> &;C>? ,, HCH%7&E<C>@ CG !.+/ "01$&$ !&#$<B<%@ &>I C>"
HCH%7&E<C> CG !.+/ (0))+201$ )+*3/#+"$ 0H<>C7& G$C;4 H$CK<>B"@(B<E<"@)CG [F<>& _"$" &>&7’@"I #’ & ECE&7 CG((
D!MN H$<;"$ BC;#<>&E<C>@8 6F" ?">"E<B @<;<7&$<E’ BC"GG<B<">E@ &;C>? 54 <>I<K<I%&7@,&>I 1"<’@ I<@E&>B",
J"’>C7I@ I<@E&>B",H&<$_<@" - &;C>? EF" HCH%7&E<C>@ _"$" B&7B%7&E"I G$C; D!MN I&E&8 O">I$C?$&; E$""@
@E
&;C>? <>I<K<I%&7@ &>I‘C$ HCH%7&E<C>@ _"$" BC>@E$%BE"I #&@"I C> SNPUD B7%@E"$<>? &>&7’@<@8 6F" $"@%7E@
<>I<B&E"I EF&E D!MN &>&7’@<@ F&I F<?F &@@&’<>? "GG<B<">B’ &>I H$CK<I"I & K&7%" ECC7 GC$ @E%I’<>? ?">"E<B
I<K"$@<E’ &>I #$""I BF&$&BE"$<a&E<C> <> FC>"’#""@8 J";&$R" ?">"E<B I<GG"$">E<&E<C>,<>I<B&E"I #’ EF" ?">"E<B
@<;<7&$<E’ BC"GG<B<">E@,_&@ GC%>I #"E_""> !8 "01$&$ &>I !8 (0))+201$8 :^E">@<K" ?">"E<B K&$<&E<C> _&@ &7@C
"^<@E"I &;C>? EF"><>"HCH%7&E<C>@CG !8 "01$&$,<>I<B&E<>? EF&E !8 "01$&$ _&@$<BF <>?">"E<BI<K"$@<E’8 6F"
SNPUD E$"" @%??"@E"I EF&E EF" FC>"’#""@ CG Q&<>&> H$CK<>B" F&I "KC7K"I <>EC & %><b%" @%#@H"B<"@ #"B&%@" CG
<@7&>I <@C7&E<C>,_F<BF @%HHC$E"I EF" $"@%7E@ #&@"I C> ;C$HFC7C?<B&7 $"@"&$BF8
9.( :+31):!.+/ "01$&$;!.+/ (0))+201$;"BCE’H";D!MN &>&7’@<@;?">"E<B I<K"$@<E’;[F<>&
中国境内的东方蜜蜂 !.+/ "01$&$ !&#$<B<%@分布 于地理隔离和长期的自然选择,各地的东方蜜蜂在
于除新疆外的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。目前,绝大部 形态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
分地区的东方蜜蜂仍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的状态,由 态型("BCE’H")。自上世纪初西方蜜蜂 !.+/ (0))+201$
基金项目:山西省留办基金项目(())5)+,);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开发项目(())55*)
作者简介:姜玉锁,男,,435年生,山西万荣人,教授,博士,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系统发育学,6"78:)5+-23(9+44);:2;&<7:=<&>?’@2)),A,358BC;
!通讯作者 D%EFC$GC$BC$$"@HC>I">B",6"78:)5+-23(94(4+;:2;&<7:?%CBF=34+,(-A@CF%8BC;
收稿日期 J"B"<K"I:())32)42),;接受日期 DBB"HE"I:())32,(.)+
#期 姜玉锁等: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的78!9分析 &K%
!"引进我国以来,由于东方蜜蜂在种间竞争上处于 只,放入无水乙醇(分析醇)中,置O&DP的冰箱保存
劣势,加之数十年来自然生态条件的不断恶化,其分 至<=7提取。西方蜜蜂意大利蜂采自山西农业大
布范围逐渐缩小,部分地区的野生种群减少到频危 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蜂场。各种群的采样数量、采
程度(杨冠煌,#$$%)。保存、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 样地点及编号见表&。
宝贵的蜂种资源势在必行。 !"# 主要仪器和设备
到目前为止,国内外学者有关东方蜜蜂的亚种 小型台式离心机,美国 Q-GR(’1公司;<ST!暗
分化存在诸多争议,但大多是以地理分布、形态特征 箱式紫外透箱仪(鼎国自产);<STC<大型水平电泳
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为主要依据的(龚一飞和张其 槽(鼎国自产);<ST"双稳数显电泳仪(鼎国自
康,#$$$;杨冠煌,#$$&)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产);I+0(’ CJ&D 型低温冷冻离心机(I+0(’,UI7);
迅猛发展,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,从基因水平上揭 S-1- 7() 9:; I562-( BV$$(9-/R+1 W*(-/,UI7);
示种及品种(地理亚种)间的遗传差异,为蜜蜂的分 7QXCYY测序仪,9W 公司;F+**TZ 超纯水仪,美国
类研究提供更加准确、可靠的方法成为可能。 F+**+T)4/-公司。
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(’()*+,+-. ,/’0(-12 *-1023 !"$ 试剂盒
)4*5(4/)3+6(,78!9)是一种基于 9:; 和 ;8!9 基础 78!9试剂盒(%&’."[()!#型),由北京鼎国生
上的<=7指纹技术(>’?-’@ ’1.A46,&BBC)。因其兼 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。包括 <=7 提取系统、78!9
有;8!9技术的可靠性和 9:;技术的高效性,且具 核心试剂和78!9引物。
有快速、灵敏、稳定,所需<=7量少,多态性丰富,重 !"% 方法
复性好,以及可以在对基因组序列一无所知的情况 !"%"! 基因组<=7提取:<=7提取采用北京鼎国
下进行研究等特点(张民照和康乐,#$$#),所以被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<=7提取试剂盒,每个地理种
认为是一种十分理想的、有效的、先进的分子标记, 群取K群蜂,每群取&只蜜蜂,分别提取<=7。提取
现已在昆虫遗传图谱的构建(;446 !" #$",&BBD;E’1 的<=7 用 EW 缓冲液稀释,$\D]琼脂糖检测 <=7
!" #$",#$$&;朱玉芳等,#$$&)、基因标记及定位(万 纯度、完整性及产量,&$!电泳可见即可。
春玲等,#$$&;E’1 !" #$",#$$&)、种及种下阶元的 !"%"# 78!9分析:(&)模板 <=7的酶切和接头连
分类鉴定(FGF+G3’-*,&BBB;:-/H-/’ !" #$",#$$$)、 接:采用 %&’."和 ()!#进行双酶切,酶切片段与
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(I-(?*’2 !" #$",&BBD; %&’."和 ()!#接头连接。其接头序列分别为:
J’2+5’/ !" #$",#$$$;张丽萍等,#$$K)等方面得到了 %&’." 接 头:%^T:E:SE7S7::ES:SE7::TC^;C^T
较为广泛的应用。近年来,78!9技术也开始应用于 :7E:ESS7:S:7ESSE:S7T%^。 ()! # 接 头: %^T
蜜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(I@’L4 ’1. M’**,&BBB;I(+23 S7:S7ES7SE::ES7STC^;C^TE7:E:7SS7:E:7ET %^。
!" #$",#$$C)。 反应体系(#$ $!):<=7 模板 K $!;7.’)2-/
本研究采用 78!9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 B &$!;%&’."[()!# #$!;&$ _ ;-’G2+41 ?@,,-/ #\%
个省市的&&个东方蜜蜂种群和 & 个西方蜜蜂种群 $!;&$ ((4*[! 7E9 #\%$!;EK !+0’6- &$!;..M#‘
共&#个种群的 CB 个个体的基因组 <=7 进行了分 Y$!。
析;并结合地理分布和其它形态学、分子标记的研 混匀离心数秒,CYP保温 % 3,DP保温 K 3,KP
究结果,探讨蜜蜂不同种(群)间的遗传变异及其分 过夜。
化状况,以期为我国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 (#)预扩增:采用C^末端带&个选择性碱基的
发利用提供新的基础数据资料。 引物对酶切T连接产物进行预扩增,其预扩引物序列
为:%&’."预扩引物序列:7S7:ES:SE7::7S:E
! 材料与方法 E7,()!# 预扩引物序列:S7ES7SE::ES7SE77:。
反应体系(#% !):模板 <=7 # !;9/-T’()(+a
$ $
!"! 样本采集 &$!;.=E96 $\%$!;&$ _ 9:; ?@,,-/ #\%$!;E’b
本实验所用东方蜜蜂样本采自全国 B 个省市 <=7 )4*5(-/’6- $\%$!;..M#‘ &D\%$!。9:; 反应
&&个地点,除福建、江西和北京的样本取自人工饲 程序为:BKP预变性 # (+1;BKP C$ 6,%VP C$ 6,
养的标准蜂箱外,其他均为旧法饲养的自然蜂群。 Y#P D$(6 循环 C$轮);Y#P延伸 % (+1。9:;产物
每个点采 & N % 群蜂不等,每群随机采蜂 %$ N &$$ 用$\D]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。
)AF 昆虫学报 ’(/*0#/1+1,1-"(*2"#"(* -,卷
(!)选择性扩增:预扩增产物用 "#$%&’(按 )* $%&# 引物各)!$(共:种,按需要挑选一种);’;<
+,稀释后,用于选择性扩增。选择性扩增引物带有 酶,6- $;"#$%&=;>45 )?6- $。%/0反应程序为:
! !
!个选择性碱基,按需要选取引物组合。选择性扩 预变性 @AB + CDE;第一轮扩增参数:@AB !, 9,
增引物序列如表+所示。 F-B !, 9,?+B :, 9;以后每轮循环退火温度递减
反应体系(+- $):预扩增稀释样品+ $;),. )B,扩增 ), 轮;接着按 @AB !, 9,--B !, 9,?+B
! !
%/0 123345 +6-!$;78’%9 ,6-!$;!"#7" 引物和 :, 9扩增+!轮;延伸加时?+B - CDE。
表! 实验用蜜蜂样品采集信息
"#$%&! ’()*+,-+.&/$&&)#01%&),+234’5#.#%/)()
种群 代码 采样地点 群数 采样方式
%GH2I;>DGE /G74 $GJ;>DGE 82C145G3JGIGED49 K;CHI4JGII4J>DGE
海南东方蜜蜂 海南海口 随机抽样
M8 -
’L (L )*"#*#* M;DNG2,M;DE;E 0;E7GC9;CHIDEO
福建东方蜜蜂 福建福州 随机抽样
#Q -
’L (L DE#2PD;E #2RSG2,#2PD;E 0;E7GC9;CHIDEO
江西东方蜜蜂 江西南昌 随机抽样
QU -
’L (L DEQD;EOTD 8;EJS;EO,QD;EOTD 0;E7GC9;CHIDEO
云南东方蜜蜂 云南西双版纳 随机抽样
V8 A
’L (L DEV2EE;E UD9S2;EO1;EE;,V2EE;E 0;E7GC9;CHIDEO
四川东方蜜蜂 四川宜宾 随机抽样
K/ -
’L (L DEKDJS2;E VD1DE,KDJS2;E 0;E7GC9;CHIDEO
甘肃东方蜜蜂 甘肃天水 随机抽样
WK -
’L (L DEW;E92 ’D;E9S2D,W;E92 0;E7GC9;CHIDEO
山西东方蜜蜂# 山西沁水 随机抽样
’L (L DEKS;ETD# KU# XDE9S2D,KS;ETD ? 0;E7GC9;CHIDEO
山西东方蜜蜂$ 山西沁源 随机抽样
’L (L DEKS;ETD$ KU$ XDEY2;E,KS;ETD + 0;E7GC9;CHIDEO
北京东方蜜蜂 北京房山 随机抽样
ZQ -
’L (L DEZ4DPDEO #;EO9S;E,Z4DPDEO 0;E7GC9;CHIDEO
吉林东方蜜蜂# 吉林桦甸 随机抽样
’L (L DEQDIDE# Q$# M2;7D;E,QDIDE - 0;E7GC9;CHIDEO
吉林东方蜜蜂$ 吉林辉南 随机抽样
’L (L DEQDIDE$ Q$$ M2DE;E,QDIDE ! 0;E7GC9;CHIDEO
西方蜜蜂 山西农业大学实验蜂场
随机抽样
(意大利蜂亚种) "[ (TH45DC4E>;I"HD;5YG3KS;ETD -
0;E7GC9;CHIDEO
’L +L ,"-.%/"(* "O5DJ2I>25;I\ED]459D>Y
表6 选择性扩增中使用的引物
"#$%&6 52(0&2)7)&8(.*-&)&%&9*(:%(,(9#*(+.
!"#7"引物序列(!"#7"H5DC4594<24EJ49) $%&#引物序列($%&#H5DC4594<24EJ49)
M&)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"/ [&)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""
M&+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"W [&+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"/
M&!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/" [&!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"W
M&A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/’ [&A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"’
M&-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// [&-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’"
M&F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/W [&F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’/
M&?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W/ [&?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’W
M&::-^&"W"/’W/W’"//"W/’’"WW [&::-^&W"’W"W’//’W"W’""/’’
(A)利用"Z_!??测序仪进行 "#$%&%/0扩增产 混合物中。取)6- $变性的%/0产物用Ab的聚丙
!
物的检测分析:用灭菌的 77M ‘([DIIDGE X)将 %/0 烯酰胺胶在"Z_!??序列分析仪上,+ A,, c、!+6@ C"
+
扩增产物稀释+,a!,倍,取)6+ $的稀释产物,加 下电泳+6- S,收集图像。应用 W4E4KJ;E!6, 软件进
!
入等量的上样缓冲液,再加入 ,6! $ 的分子量内 行数据收集、泳道线校正、分子量内标校正和迁移片
!
标,上样前@AB变性 !6- CDE,取出后立即插入冰水 段大小测量。
9期 姜玉锁等: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的%B?"分析 &=P
!"# 数据遗传分析 统发育分析:利用 "D;46J -.KA 中的 L(67DM38 程序进
!"#"! 依据个体的相似系数构建 !"#$%聚类关系 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。(=)系统发育树看图:利用
图:对通过测序仪进行图像收集和分析而精确计算 N8((<6(@(",7(,&//K)显示和打印图像。
出的片段大小,其误差在一个碱基范围内记为相同
的带。对于每一引物组合而言,在特定位置出现扩 $ 结果与分析
增带记为“&”,否则为“’”,以此作为数据记录的标
准。采用$()(*+,)-.’分析软件计算-/个个体间的 $"! 蜜蜂个体的选择性扩增结果
相似系数,并构建!"#$%聚类关系图。 $"!"! 扩增结果:采用经汰选所获得的多态性好
多态性条带比例 0 多态性扩增片段数1扩增片 的99对引物组合,对我国境内 && 个东方蜜蜂种群
段总数; 及&个西方蜜蜂种群的-/个个体的基因组 OL%进
特异性条带比例0特异性条带数1扩增片段总数。 行%B?"分析,共得到== 9/P条扩增带,平均每对引
!"#"$ 依据群体遗传距离构建 !"#$% 聚类关系 物组合扩增出 9 ’&-.A 条带(各个体带数总和,下
图:(&)群体遗传数据分析:根据 23456)7(8 等 同)。引物组合及扩增带数见表-。由表 -可见,在
(9’’9)的贝叶斯方法,利用 26+:38; <&.’.= 软件包 所用的99对引物组合中,扩增带数最多的是 2-和
(23456)7(8 ,)> ?(@65,9’’A)进行遗传分析,具体参数 #&,为 9 KP’ 条;最少的是 2= 和 #9,为 & &PA 条。
设定为:总链长9A’ ’’’轮,其中预热A’ ’’’轮;稀 引物组合2=和#9及2=和#A扩增效果较差,表现
疏间隔为 &’’。(9)%B?" 群体遗传分析:根据 为条带数少且差异大。-/ 个个体总的多态性条带
CD6<3E3<5:(; &///)的等位基因服从非均匀先验分布 数为=9 -QQ条,多态性条带数比例是/A.K/R;总的
的贝叶斯法,利用 %B?"F*!GH &.’ 软件(H(:(I,)5, 特异性条带数为 -QQ 条,比例为 ’./&R。引物组合
9’’9)进行群体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 中,有K对多态性条带比例达&’’R(291#=,2A1#K,
的估计。具体参数设定为:固定指数(! )检验重 2A1#9,2=1#9,2=1#=,2=1#A),最低的是 2Q 和 #-
5E
排数,& ’’’轮;遗传距离自助数,& ’’’轮。(-)系 组合,为QP.-PR。
表% $$对&’()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
*+,-.% &/0-1213+41567.89-4852$$&’()071/.735/,16+41568
引物组合 扩增带数 多态性带"34;I38JD6+M,)>5 特异性带*J(+6T6+M,)>5
"86I(8+3IM6),E63)5 LSIM(83TM,)>5 数量LSIM(8 比例"(8+()E(R) 数量LSIM(8 比例"(8+()E(R)
2&U#& 999K 9&’/ /=.P= &= ’.K-
2&U#9 99P/ 9&K9 /=.QP &K ’.P’
2&U#- 9’A9 &Q/K /9.=’ 9A &.99
2&U#A 9&AK &/K& /’./K &/ ’.QQ
29U#- 9’/’ 9’&9 /K.9P 9= &.&A
29U#= &PQ= &PQ= &’’ 9& &.&Q
2-U#& 9KP’ 9AA- /A.K9 &’ ’.-P
2-U#= 9-KA 99’/ /-.=’ &= ’.A/
2-U#A &QA/ &Q9’ /P./’ &K ’.QK
2=U#9 &&PA &&PA &’’ 99 &.QP
2=U#= 9&’’ 9&’’ &’’ &A ’.P&
2=U#A &AK& &AK& &’’ / ’.AQ
2=U#P 9’/P 9’&/ /K.9Q 9- &.&’
2AU#9 9’-’ 9’-’ &’’ &A ’.P=
2AU#A &PPK &K/Q /A.K& &P ’./K
2AU#K 9&-A 9&-A &’’ 9A &.&P
2AU#Q &K9P &A&’ /9.Q& 9- &.=&
2KU#- 9’’K &/9Q /K.&& &P ’.QA
2PU#9 9=/P 9-Q’ /A.-& / ’.-K
2PU#= &AK- &=’P /’.’9 9A &.K’
2PU#K 9’QP 9’A’ /Q.’ 9’ &.’
2QU#- 9&K9 &QQ/ QP.-P / ’. =9
总计N3E,4 ==9/P =9-QQ -QQ
平均值%<(8,7( 9’&-.K &/9K.P /A.K/ &P.K ’./&
/15 昆虫学报 !)(*-.(/"/#/%$)*0$.$)* 2.卷
!"#"! 遗传相似性分析:根据 !! 种 "#$%引物组 !"#"$ 聚类分析: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的计算结果,
合的检测结果,利用 &’(’)*+(,-. 软件计算 /! 个蜜 构建了/!个蜜蜂种群 ,0 个个体的 7%&8"聚类关
蜂种群,0 个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,结果如表 1。 系图(图 /)。如图 / 所示,同一个蜜蜂种群的各个
从表1可以看出,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 体能较好地聚在一起。,0 个个体明显地分为两大
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低,最高的为.-1222,最低 类群:西方蜜蜂单独聚为一大类群,而其他不同地
的为.-,3!/。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个体间以及西方 理型东方蜜蜂聚为另一大类群。在东方蜜蜂这一大
蜜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高。不同地理型东 类群中,海南东方蜜蜂又单独聚为一个类群,其他地
方蜜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 .-1/3/ 4 区东方蜜蜂聚为另一个类群。在这另一个类群中,
.-5661之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南东方蜜蜂个体间 南方的云南、四川和福建聚为一组,北方的甘肃、北
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在.-5!..以上,这说明海南的东 京和吉林聚为一组,江西和山西的东方蜜蜂在两个
方蜜蜂由于海岛隔离,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,形成了 组中均有。
一个独特的类群。
图/ /!个蜜蜂种群,0个个体的7%&8"聚类关系图
#9:; / 7%&8"<=’’>?,0 9(@9A9@B+CD?=>E/! F>(’GH’’I>IBC+<9>(D
JK:海南J+9(+(;#L:福建#BM9+(;LN:江西L9+(:O9;PK:云南PB((+(;)Q:四川)9*FB+(;&):甘肃&+(DB;)N!:山西沁水R9(DFB9,)F+(O9;)N
":山西沁源R9(GB+(,)F+(O9;SL:北京S’9M9(:;L$!:吉林桦甸JB+@9+(,L9C9(;L$":吉林辉南JB9(+(,L9C9(;"8:西方蜜蜂!; "; #$%&’($)*;
缩写后的数字代表不同个体TF’(BEH’=D?>CC>U9(:<F’+HH=’A9+<9>(D9(@9*+<’@9??’=’(<9(@9A9@B+CD; 下同TF’D+E’H’C>U;
!"! 蜜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海南东方蜜蜂与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
采用群体遗传数据分析包 J9*V>=G A/-.-1 和群 K’9’D遗传距离均大于.-/2,变化于.-/2,/4.-!..2。
体遗传变异分析程序 "#$%W)7XY /-. 对 /! 个蜜蜂 从表3可以看出,西方蜜蜂种群和我国境内不同地
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,计算了它们间的 K’9’D 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均在.-3/以上,海
遗传距离(K’9,/056)、X’G(>C@D 遗传距离(X’G(>C@D 南东方蜜蜂与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遗传距
+( *#;,/00,)和成对的固定指数 ,($G(*F +( *#;, 离均在.-25以上,变化于 .-25.14.-552!;而其他
D<
/001)(表246),并据此构建了各自的 7%&8"聚类 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X’G(>C@D遗传距离变化于
关系图(图!)。 .-/6514.-2.56。地理位置相距越远或相对封闭的
从表2可以看出,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 K’9’D 东方蜜蜂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就大;相反就较小。
遗传距离较大,变化于 .-/!564.-!21!之间。除海 从表6可以看出,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种群间,
南东方蜜蜂外,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K’9’D 以及海南东方蜜蜂与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
遗传距离均小于.-/,变化于.-.,5,4.-.05,之间。 固定指数均在.-1.以上,说明蜜蜂不同种间,以及
$期 姜玉锁等: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的%&’(分析 #"!
12/ 昆虫学报 !"#$%&#’(’)’*+"$,+&+"$ 2/卷
表! "#个蜜蜂种群间的$%&氏遗传距离
’()*%! $%&’+,%-%.&/0&+.(-/%+(12-,"#32-%4)%%5256*(.&2-+
海南 福建 江西 云南 四川 甘肃 山西!*" 北京 吉林!*" 西方蜜蜂
!" #$ $% &" ’( )’ ’%!*’%" +$ $,!*$," -.
海南!" /01231 /01451 /01456 /017/6 /06/33 /01444 /01852 /06//2 /06296
福建#$ /01231 /0/359 /0/969 /0/994 /0/82/ /0/215 /0/819 /0/794 /0123/
江西 $% /01451 /0/359 /0/954 /0/373 /0/35/ /0/2/6 /0/422 /0/259 /01332
云南 &" /01456 /0/969 /0/954 /0/949 /0/76/ /0/4/1 /0/724 /0/537 /01463
四川’( /017/6 /0/994 /0/373 /0/949 /0/28/ /0/27/ /0/75/ /0/569 /01678
甘肃 )’ /06/33 /0/82/ /0/35/ /0/76/ /0/28/ /0/485 /0/5/1 /0/712 /01916
山西!*"’%!*" /01444 /0/215 /0/2/6 /0/4/1 /0/27/ /0/485 /0/286 /0/439 /01371
北京 +$ /01852 /0/819 /0/422 /0/724 /0/75/ /0/5/1 /0/286 /0/26/ /01481
吉林!*" $,!*" /06//2 /0/794 /0/259 /0/537 /0/569 /0/712 /0/439 /0/26/ /01482
西方蜜蜂 -. /06296 /0123/ /01332 /01463 /01678 /01916 /01371 /01481 /01482
表7 "#个蜜蜂种群的8%4-2*0+遗传距离
’()*%7 8%4-2*0+,%-%.&/0&+.(-/%+(12-,"#32-%4)%%5256*(.&2-+
海南 福建 江西 云南 四川 甘肃 山西!*" 北京 吉林!*" 西方蜜蜂
!" #$ $% &" ’( )’ ’%!*’%" +$ $,!*$," -.
海南!" /027/9 /04262 /08132 /08828 /07726 /0416/ /04595 /07137 10/335
福建#$ /027/9 /01879 /06118 /06331 /03738 /06196 /03/46 /03789 /04449
江西 $% /04262 /01879 /06242 /06141 /0638/ /06158 /03//8 /03/86 /04916
云南 &" /08132 /06118 /06242 /06794 /09795 /06737 /09164 /095// /07/27
四川’( /08828 /06331 /06141 /06794 /03723 /06751 /0994/ /02/78 /08671
甘肃 )’ /07726 /03738 /0638/ /09795 /03723 /03266 /0971/ /09545 /07659
山西!*"’%!*" /0416/ /06196 /06158 /06737 /06751 /03266 /06262 /03/97 /04185
北京 +$ /04595 /03/46 /03//8 /09164 /0994/ /0971/ /06262 /06763 /08432
吉林!*" $,!*" /07137 /03789 /03/86 /095// /02/78 /09545 /03/97 /06763 /07938
西方蜜蜂 -. 10/335 /04449 /04916 /07/27 /08671 /07659 /04185 /08432 /07938
表9 "#个蜜蜂种群的成对固定指数
’()*%9 :(&;<&+% ! (12-,"#32-%4)%%5256*(.&2-+
+.
海南 福建 江西 云南 四川 甘肃 山西!*" 北京 吉林!*" 西方蜜蜂
!" #$ $% &" ’( )’ ’%!*’%" +$ $,!*$," -.
海南!" /099/3 /09853 /021/1 /02354 /02789 /09288 /02//5 /02247 /04999
福建#$ /099/3 /01439 /015/7 /06/85 /03174 /01567 /06437 /03616 /09749
江西 $% /09853 /01439 /06646 /01593 /0611/ /01586 /06258 /06492 /09839
云南 &" /021/1 /015/7 /06646 /06988 /03796 /06981 /0337/ /03789 /02233
四川’( /02354 /06/85 /01593 /06988 /03158 /06211 /03257 /03578 /02186
甘肃 )’ /02789 /03174 /0611/ /03796 /03158 /06547 /03715 /03514 /02438
山西!*"’%!*" /09288 /01567 /01586 /06981 /06211 /06547 /06631 /06468 /094/5
北京 +$ /02//5 /06437 /06258 /0337/ /03257 /03715 /06631 /0694/ /0239/
吉林!*" $,!*" /02247 /03616 /06492 /03789 /03578 /03514 /06468 /0694/ /02455
西方蜜蜂 -. /04999 /09749 /09839 /02233 /02186 /02438 /094/5 /0239/ /02455
海南东方蜜蜂与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分化 蜂种群各为一个分支;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
程度很大。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群间的固定指数 中,北京和吉林聚为一类,四川和江西逐级与福建、
变化于/01439:/03578,说明种群间分化程度较大 云南、山西、甘肃的种群聚为一类。
或很大。地理位置相距越远,种群间的固定指数就
越大;如吉林东方蜜蜂,除了与北京东方蜜蜂种群 = 讨论和结论
间的固定指数小于/062,与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种
群间的固定指数均大于/064。 =>" ?@A:标记与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
聚类分析表明,通过三种遗传距离所构建的聚 从本实验的结果看,-#,; 具有很高的多态检
类关系图基本相似,即西方蜜蜂种群和海南东方蜜 测效率,这主要是由于它在一次 ;(<扩增中能检测
!期 姜玉锁等: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的&5F2分析 0D0
图! 基于"#$’%遗传距离(&)、’#()*+,%遗传距离(-)和成对 !(/)所构建的0!个蜜蜂种群的1234&聚类图
%.
5$67 ! 1234&.8##%9:*)60! ;*)#(<##=*=>+9.$*)%<9%#,*)"#$’%(&),’#()*+,%6#)#.$?,$%.9)?#%(-)9),=9$8@$%# !(/)
%.
到大量的多态位点。本研究中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总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。
的多态性条带比例达 ABCDAE。农作物和动物的遗 !"! 种群遗传多样性
传多样性分析表明,&5F2的多态检测效率明显优于 采用群体遗传数据分析软件和群体遗传变异分
’5F2、’&2G 和微卫星等分子标记系统(’>%%#++ "# 析程序,利用贝叶斯方法所得数据(包括 "#$’%遗传
$%7,0AAH;&I:*)# "# $%7,0AAH;李连城等,!JJJ)。 距离、’#()*+,%遗传距离和成对固定指数(! )构建
%.
&5F2具有检测位点多、多态水平高、无需了解基因 的聚类关系图基本是一致的,即西方蜜蜂和海南东
组序列的特点使其在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方面 方蜜蜂各单独为一个类群,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为
独具优势,尤其是对于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 一大类群。
亚洲穴居蜜蜂的遗传分析,&5F2标记提供了一种快 固定指数(! )是衡量群体再分效应,表示因遗
%.
速而有效的方法。 传漂变引起一个亚群的杂合度的降低程度。! 的
%.
!"# 蜜蜂个体遗传多样性 取值范围在 JL0之间,其中 J表示完全随机交配,
本研究发现,我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个 无群体再分;0表示极端再分,即群体隔离。JCJJL
体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,遗传差异较大,其遗传相似 JCJD:群体分化程度较小;JCJDLJC0D:群体分化程
系数变化于JCK0B0LJCMHHK之间。同一地理型东方 度中等;JC0D L JC!D:群体分化程度较大;JC!D L
蜜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,其中海南东方蜜 0CJJ:群体分化程度很大。从本试验的结果看,东
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在JCM!JJ以上,超过了 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群体分化程度很大(! 在
%.
西方蜜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,说明海南东方蜜
JCKBJALJCBKKK 之间);海南东方蜜蜂与其他地理
蜂由于海岛隔离,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了一个独特
型东方蜜蜂的群体分化程度很大(! 在 JCKKJN L
%.
的类群。
JCDMHK之间);其他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群体分化程
本实验的结论支持了通过形态学所确定的海南
度较大或很大(! 在 JC0BNK L JCNAMH 之间)。这说
%.
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的结论,但对将
明我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群体分化程度是大
云南南部的东方蜜蜂确定为印度亚种(龚一飞等,
的,地理距离相对越远,分化程度越大,其中海南东
!JJJ;杨冠煌,!JJ0;谭肯,!JJ0),本研究的结果并
方蜜蜂由于长期的海岛隔离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
未予以肯定。按照’>..)#(8 0AMM)对东方蜜蜂各亚种
类群,从分子水平上证明,海南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
的界定,中华蜜蜂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国、阿富汗、巴
的一个新亚种。
基斯坦、北越和北印度。这与我国学者通过形态学
和线粒体G"&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相矛盾的。从
致谢 本实验用东方蜜蜂样本在采集过程中,得到
地理分布上看,华南沿海至云南南部地区间并无不
了周冰峰、许正鼎、曾志将、陈东海、缪正瀛、林尊诚、
可逾越的天然屏障,且野生东方蜜蜂的种群数量大,
高景林等原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校友的热情支持和
基因交流应该说是比较频繁的,将其定为华南型(两
帮助,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!
广型)似更合适。由于本研究仅在争议地采集了 K
群东方蜜蜂的样本,也没有相邻国家相关的数据作 参 考 文 献($%&%’%()%*)
参考,因此关于云南南部东方蜜蜂的亚种定位问题
&I:*)#O498%*)2,P9+#).$)$ &3,-#8.*)$ 3,P9+#).$)$ &,/9%%9),8* 4,
(R= 昆虫学报 !*)%/")0$0&07#*%8#"#*% RL卷
!"#$%& ’,())*+ ,-./0’ 12&3%& 45& 67, 4#89%&$:#89 #8 ;2::<%+ T"8828+ /N6 6#FF%&:2:#58,T"8828 [8#C%&F#:O+ (L> $$+[谭垦,
!"#$%&’("()#*+,=>:?(>@?=A+ =LL(+ 云南东方蜜蜂的形态学与1:67,变异性研究+ 云南大学
B%&C%&2’0,B2D%E2FG,,H#158 I,’2&:#8%EJK2$2:%& G’,I%#:#2-,B%8#F 博士论文+ (L>页]
G.,=LLL+ M%8%:#; &%<2:#58FN#$F 21589 D#5:O$%F 54 ,($#+#% )%-%*# 028T6,]28B,KN"T,."B,‘#289K,6%89P],=LL(+ ,821$<#4#%Q
(P%1#$:%&2:,<%O&5Q#Q2%)D2F%Q 58 ,-./ 282<OF#F+ ,.&&+ /")0$0&+ 4&291%8:<%89:N$5<O15&$N#F112$54:N%F#<3Y5&1+ ’("()#*+,(R(* S):
1(++,)(L R):S)(@S)A+ (=**@(=>?+
M589 T-,KN289 U!,=LLL+ 02V5851O 28Q WC5<":#58 54 P58%OD%%F+ _%3%128F‘,=LL=+ ,-./JH[^_ (+L:, /&59&21 45& M%8%:#; 6#C%&F#:O
-"EN5":-"X#28H;#%8;%28Q0%;N85<59O/&%FF+ A)$$+[龚一飞,张其 ,82<OF#F Y#:N ,-./(28Q ^,/6)/5$"<2:#58 62:2+ .2D5&2:5#&% Q%
康,=LLL+ 蜜蜂分类与进化+ 福州: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+ A) Ma8a:#b"%%:W;5<59#%_a9%:2<%,[8C%&F#:a.#D&%Q%I&"V%<<%F,I%<9#"1+
页] (R$$+
P5<F#89%& !W,.%Y#F /Z,=LLR+ P#;35&O:, /2;329% 45& ,82<OF#F 54 ]28B.,028T6,KN"T-,P%TT,." B,KN5"KT,‘#289KP,=LL(+
/5$"<2:#58 M%8%:#; 62:2+ 6%$2&:1%8: 54 W;5<59O 28Q WC5<":#582&O B58F:&";:#585415<%;"<2&12$54:N%F#<3Y5&1(,0$-5B$04#.+)"F#89
I#5<59O,[JSL?S,[8#C%&F#:O54B588%;:#;":,H:5&&F,B0+ ?($$+ ,-./12&3%&F+ 8*#(")#%!74#*.&).4%8#"#*%,S(? S):SS>@S?(+[万春
P5<F#89%&!W,.%Y#F/Z,6%O6!,=LL=+ ,I2O%F#281%:N5Q45&282<OF#F54 玲,谭远德,朱玉芳,贺一原,鲁成,周择杨,向仲怀,=LL(+ 利
9%8%:#;$5$"<2:#58 F:&";:"&% Y#:N Q51#828: 12&3%& Q2:2+ 20&+ /*0&+, 用,-./标记构建家蚕分子连锁图谱+ 中国农业科学,S?(S):
((:((R*@((A?+ SS>@S?(]
!2:#O2& H!,BN28Q%< M,028 T,KN289 T,P"289 I,7"92<#O2QQ% ., T289MP,=LL(+ BN#8%F%P58%OD%%+ I%#X#89:BN#82,9&#;"<:"&2<H;#%8:%;N
-%&828Q5!,I%8:"&GH,\8:N2C589H,B58F:28:#85H,I%88%::G,=LLL+ /&%FF+ =A?$$+[杨冠煌,=LLL+ 中华蜜蜂+ 北京:中国农业科技
I#5Q#C%&F#:O54 ,F#28 &#;% 92<< 1#Q9%(34+(0&#% 0456%( ]55Q ’2F58) 出版社+ =A?页]
4&514#C%;5"8:&#%F%V21#8%QDO,-./282<OF#F+ ’("0$(,?S(=):S== T289MP,=LLR+ P2&154#8:&5Q";#89:N%Y%F:%&8N58%OD%%!:#+$(&&#@(4%.+
@SS=+ :5:N%BN#8%F%N58%OD%%!:#+*(4%"%-+ 28Q#:F%;5<59#;2<#1$2;:+ !*)%
.O8;N’,’#<<#928IM,())?+ ,82<OF#F54$5$"<2:#58 9%8%:#;F:&";:"&%Y#:N /")0$0&07#*%8#"#*%,?(> S):?L(@?LA+[杨冠煌,=LLR+ 引入西方
^,/612&3%&F+ 20&(*.&%4/*0&075,S:)(@))+ 蜜蜂对中蜂的危害及生态影响+ 昆虫学报,?(> S):?L(@?LA]
’;’#;N2%< ’,/&5Y%<< 6/,()))+ 6#44%&%8;%F#8 21$<#4#%Q 4&291%8:J<%89:N .#.B,/%89 KI,.#" ‘K,!N2#&2<<2N ’,KN289 HP,.# ‘P,-" GP,
$5<O15&$N#F1F#842<<2&1OY5&1(.%$#Q5$:%&2:75;:"Q#2%)N5F:F:&2#8F+ ]2&D"&:58’,T"28.‘,=LLL+ B51$2&#F5854M%8%:#;6#C%&F#:O21589
!""+ /")0$0&+ 80*+ !$(4+,)=:(*R@(>(+ ’2#E%\8D&%Q.#8%FI2F%Q58^-./F,HH^F,,-./F28Q^,/6F+ !*)%
7%#’,()>*+ ’5<%;"<2&WC5<":#582&OM%8%:#;F+ B5<"1D#2[8#C%&F#:O/&%FF, ’("()#*%8#"#*%,=(* >):*=R@*SS+[李连城,彭泽斌,袁力行,刘
7%YT5&3+ R(=$$+ 新芝,傅骏骅,张世煌,]2&D"&:58 ’,李新海,=LLL+ 利用
/29%^6’,())A+ 0&%%C#%Y:,82$$<#;2:#58:5Q#F$<2O$NO<59%8%:#;:&%%F58 ^-./、HH^、,-./和^,/6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
$%&F582<;51$":%&F+ 90$:+ !::&+ ,#0+*#+,(=:SR*@SR>+ 较研究+ 遗传学报,=(* >):*=R@*SS]
^%O85<QFG,]%#& IH,B5;3%&N21 BB,())S+ WF:#12:#58 54 :N% ;528;%F:&O K2D%2" ’,_5F /,())S+ H%<%;:#C% ^%F:&#;:#58 -&291%8: ,1$<#4#;2:#58:,
;5%44#;#%8::D2F#F45&2FN5&:J:%&19%8%:#;Q#F:28;%+ ’("()#*+,(LR:*A* M%8%&2<’%:N5Q 45& 67, -#89%&$:#89+ W"&5$%28 /2:%8: ,$$<#;2:#58
@**)+ 7"1D%&:)=?L=A=)+*;/"D<#;2:#587"1D%&:LRS?>R>,\+
^55F’P,P5%3F:&2^,/<2F’W,Z:F%8’,.%8F:&2G,,())>+ /5<O15&$N#; KN289’K,!289.,=LL=+ ,1$<#4#%Q4&291%8:<%89:N$5<O15&$N#F1(,-./)
67,12&3%&F#8 :N% 9%851% 54 $2&2F#:#;8%12:5Q%F+ ;+ <(&$#")=0&+, 28Q #:F 2$$<#;2:#58F #8 %8:515<59#;2< &%F%2&;N+ !*)% /")0$0&07#*%
*(= ?):=)(@=)?+ 8#"#*%,?(R ?):RS>@R?S+[张民照,康乐,=LL=+ ,-./标记的特
^"FF%<G,-"<<%& ^,-"<<%& G6,’2;2"<2O ’,P2:E IM,G2N55& ,,/5Y%<< 点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+ 昆虫学报,?(R ?):RS>@R?>]
],]2"9N ^,())*+ 6&%;: ;51$2&#F58 54 <%C%<F 54 9%8%:#; C2:#58 KN289./,KN289 TG,KN289 ]G,‘" IT,]" UG,‘#25 .-,KN" M^,
21589 D2&%<O 2;;%FF#58F Q%:%;:%Q DO ^-./F,,-./F,HH^F 28Q =LL?+ M%8%:#; Q#44%&%8:#2:#58 #8 :N% :N#21%:N5V21J&%F#F:28: F:&2#8 54
^,/6F+ >=(04+ !::&+ ’("()+,)R:*(?@*==+ ,($#+#%)%-%*# IJD#5:O$%+ !*)% /")0$0&07#*% 8#"#*%,?*(A):*R?@
^"::8%& -,()>>+ I#59%59&2$NO 28Q 02V5851O 54 P58%OD%%F+ H$Y%& *R)+[张丽萍,张友军,张文吉,徐宝云,吴青君,肖利峰,朱
_%&<29:I%&<#8,P%#Q%<D%&9,7%YT5&3+ =>=$$+ 国仁,=LL?+ I型烟粉虱抗噻虫嗪品系的遗传分化+ 昆虫学报,
H%1D<2:G/,]2X8D%&9W,62<12FF5,,,D2Q/,B2F:29858%/,())>+ P#9NJ ?(* A):*R?@*R)]
&%F5<":#58 67, 4#89%&$:#89 54 $2&:N%859%8%:#; &55:J385: 8%12:5Q%F KN#C5:5CF3O .,,()))+ WF:#12:#89 $5$"<2:#58 F:&";:"&% #8 Q#$<5#QF Y#:N
"F#89,-./282<OF#F+ 20&+ /*0&+,(* ():(()@(=R+ 1"<:#<5;"FQ51#828:67,12&3%&F+ 20&+ /*0&+,>:)L*@)(S+
H1#:N6^,/2<1%&’^,Z:#FM,621"F’,=LLS+ ’#:5;N58Q< 67,28Q KN"T-,028T6,]28B.,." B,P%TT,KN5" TK,‘#289KP,=LL(+
,-./12&3%&FF"$$5&:F$%;#%FF:2:"F54 !:#+"#740*#"*)%+ ?"+(*)(+80*+, B58F:&";:#5854 ,-./ <#8329% 12$ 54 :N% F#<3Y5&1(,0$-5B $04#)+
RL:(>R@()L+ !*)%/")0$0&07#*%8#"#*%,?(? ?):?>S@?)S+[朱玉芳,谭远德,万
H"2E5,,P2<< PM,()))+ ’5Q#4#;2:#58 54 :N% ,-./ $&5:5;5< 2$$<#%Q :5 春玲,鲁成,贺一原,周泽扬,向仲怀,=LL(+ 家蚕,-./连锁框
N58%OD%%(!:#+ $(&&#@(4% .+)67,+ ,#0)(*="#A.(+,=A(?):*L?@ 架图谱的构建+ 昆虫学报,?(? ?):?>S@?)S]
*LR,*L>@*L)+
028!,=LL(+ H:"QO58’5&$N5<59#;2<28Q1:67,_2:#5854!:#+*(4%"%#8 (责任编辑:袁德成)